投資基金的常見問題
- 老孫
- Apr 9, 2021
- 3 min read
Updated: Jul 25, 2022
在上一篇文章《 你要知道的七種基金! 》我們已初步了解了不同種類的基金特性及好處,但不少投資者對基金還是望而止步,為什麼呢?你可能擔心基金收費(首次認購費、每年管理費等等)過高。又或者,在香港受認可的基金超過9,000隻,如何在這茫茫的基金海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基金?單靠個人努力,談何容易。

如同其他投資一樣,我們需考慮風險及預期淨回報。收費無可避免是投資的一部分,亦是相對的問題,重點是收費是否值得。基金大致上有三類收費:買賣差價/首次認購費、基金管理費及基金行政費。在我們的角度,無論收費以什麼名目收取,對投資者而言都是聘用基金經理的費用。正如你在經營一間公司,受聘的人如能提供優異回報,薪金高一點也划算。作為投資者,你所享受的是不需浪費自己的時間/勞力,便能夠獲得回報。如你不能取代你的基金經理的話,他/她的收費便是不能避免的。當然,市面上不同基金收費仍有高低,視乎你的買賣頻率,你可選擇最合適的操盤平台,贏在起跑線。
另外,如你希望進行全球化投資,除美股外,投資於不同國家牽涉不同外匯管制、稅率等複雜政策。在此角度上,基金的功能便能提供更廉價的投資選擇,在低投資成本下投資於國際市場。
至於分析/選擇基金方面 ,我們可從基金規模、基金歷史、總開支比率及交易頻率進行分析。了解基金背景或投資內容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莫過於由基金月報(即是Factsheet)開始。基金月報可以在基金公司網站搜尋,一般都將列有:
- 基金資料
- 基金投資理念/目標
- 基金累積/年度表現
- 資產分配百分比
- 首十項最高比重投資

一些投資者誤以為基金規模越大越好,事實並非如此。試想想,當規模達1,000億元的基金希望用50億元買進一家總值100億的企業,這可能已等於收購了!視乎基金投資理念,基金規模過大很可能妨礙基金經理進行買賣以及投資一些具潛力的中小型上市企業。
第二,成立日亦不一定是唯一判斷基金好壞的標準。反而基金經理在操盤方面的經驗更有參考價值。視乎基金的投資目標,如果是一些近期才興起的投資方向,由有歷練的基金經理帶領可能問題不大。反之,如基金轉換一位經驗不足的經理作主操盤手,那便值得擔心了。
在文章開端,我們曾提及基金收費。當中有一重要數據,能讓投資者看清巧立名目的收費:總開支比率。總開支比率顯示基金的所有開支,包括:買賣收費、行政費、年度管理費等。但數據未必能從基金月報上找到,而是要透過產品資料概要等更詳細的地方才能找到。不過,選擇基金的重點始終在於它是否穩定及表現優異,畢竟省油的燈很可能是不亮的燈!
最後,一個較具體的選擇條件是交易頻率。與股票不一樣,基金並不一定逢工作日都可進行交易的。基金的交易日由:每天、每週或每月都有可能。當你急需資金周轉時,如你投資的基金並不能短時間內套現,那對你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