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 但時間會助人
- 老孫
- Aug 21, 2020
- 4 min read
Updated: Jul 25, 2022
「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 Warren Buffett
究竟為什麼你的理財顧問經常催促你,希望你儘早開始投資?除了是因為他們的佣金作怪之外,其實作為資金有限的打工仔來說,早一點投資比以後努力十倍還重要!巴菲特曾經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度,雪球就會越滾越大」。這句話其實已經總結了投資的本質,雪球是投資的成果,而影響雪球大小的,只有三件事。
第一:找到夠長的斜坡,也就是「時間」。
我們都知道,人生時間有限。要坡度夠長,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儘早開始。為什麼?讓我們看看以下例子:

就像剛畢業的年青人——Owen一樣,在他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後已經清楚投資的重要性。於是,他便開始了他的投資計劃。自第1年開始,每年投入6萬元,但在第6年起便停止投入資金;而另一位年青人David,和Owen一樣同時間畢業,亦找到他人生第一份工作。但他未有開始他的儲蓄計劃,以致到第7年David才開始他的儲蓄計劃,並在每年之後投入6萬元。
假設他們同樣投資在每年回報9%的儲蓄計劃上。30年過去了,Owen的總回報達1,081%,而一直投入24年的David則只有349%!這就是時間的魔力,關鍵在於提前規劃!
第二:要找到夠濕的雪,也就是「投資報酬率」。
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的幫助,第二點便是要將另外的幫手拉進來——複息效應。報酬率高低便像雪的濕度,決定雪球在滾動時能吸附多少雪。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投資報酬率所提供不同「濕度」所帶來的回報變化。假如你現在開始了一份儲蓄計劃,30年以來每年回報7%,對比只把儲蓄放在銀行定期存款,回報差3倍!

很多人在決定長期投資標的的時侯,會把外匯、期貨、選擇權、權證等也當作投資標的。但在規劃長期投資時,應考慮投資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一些不穩資產可能帶來坡度與濕度的突變,讓你同時損失時間及累積報酬率。
第三:開始時投入的「資金」夠多,滾出來的成果就越大。
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在追求同一回報時所需面對的風險就會降低。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這一點看似矛盾。對打工仔而言,人們進行投資規劃時都會把每月薪金的一部分投入投資計劃。這方法值得推薦,行內稱作:「平均成本法」,此方法能夠降低長期投資波動,同時達同一增長目標。
我們已經了解股神巴菲特的三個資金膨脹的秘密:坡度、濕度及雪球大小。大家都認識巴菲特,他當然很富有,但今年84歲的他其實大部分資產都在60歲後才賺到。為什麼呢?他曾公開承認,他最借重的幫手便是「時間」。他現時的總資產超過670億美元,他的投資方式證明時間是投資者的最好朋友。以下,我們將使用市場最新資料揭開時間的神祕面紗,再次了解長期投資對風險及回報的影響。
我們認為,人壽命有限,我們絕大多數人只能關注較短期的投資(最長的也只不過是數十年)。無論你投資強積金、股票、基金等,肯定都羨慕過身邊炒家的成功例子。尤其是在股票世界,一直不乏神級炒家,但說到要擁有超過10年以上的極優績效,基本上絕大部分人沒有此能力。投資的時間越久,他們的回報便越貼近市場整體回報。

關注投資風險的投資者可以留意上圖,它描述自1950-2019年間不同投資期(1/5/10/20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當投資期拉長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組合,虧損風險都將大大降低如投資期達20年以上, 你甚至將可透過股票穩定地獲得17%的年回報,與巴菲特看齊!
投資離不開金三角。假如要資本不變,風險不變,增加回報的唯一方式便是增加投資時間。另外,將資本有效地分配到不同的資產,如:6成:4成的股債組合亦能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其實想讓雪球變大除了要努力賺更多錢之外,我們還可利用一些低成本的方法提早擴大「雪球」。例如,一些儲蓄計劃能夠如同置業一般進行按揭。如此便能夠以安全的方式利用適當槓桿,把回報提高並放大長遠利潤。總結而言,投資沒有成果,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的方法錯了,而是因為你運用的資金太少,看不出成果罷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entarios